中国工业报 陈俊岐
3月25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陕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刘斌,陕西省国资委主任王海鹏,陕西省国资委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杨爱民出席,介绍了省属监管企业“十四五”规划的编制情况、主要内容,解读了“1258”战略目标。
刘斌介绍,陕西省国资委于2019年底谋划启动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首次编制陕西国资GO阀门国企全体系三级规划。第一级是全省国资国企规划,覆盖陕西省市级国资国企,突出全省国资联动,是三级规划的统领;第二级是省属监管企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是三级规划的支撑;第三级是省属监管企业自身规划,是三级规划的基础。此次全省国资国企规划首次纳入了全省“十四五”专项规划。
近年来,陕西省国资国企系统扎实推动改革,不断提质增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刘斌介绍,“十三五”期间,省属监管企业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关键经济指标均实现了12.8%、11.4%、23.3%的两位数年均增长,增速高于全国国资系统监管企业平均水平,总量规模稳居全国地方国资第一方阵。省属监管企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122.5亿元,省属企业累计上交各类税费超过3736.8亿元,较“十二五”期间增长了17.2%,约占同期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36%。
据悉,截至2020年底,省属监管企业资产总额达2.67万亿,较2015年末增长63.4%;所有者权益8811.9亿,较2015年末增长82.4%;营业收入13261.3亿,较2015年末增长71.2%;利润总额294.4亿,较2015年末增长184.9%。
据刘斌介绍,按照国务院国资委关于构建大格局、形成一盘棋的有关要求,陕西省国资委于2019年底谋划启动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首次纳入了全省“十四五”专项规划。国资国企规划确定了“1258”的战略目标。他表示,“1”是培育和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流企业。具体目标是:新增2户世界500强企业、10户以上上市公司,打造2户市值千亿上市公司,努力打造一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等;“2”是实现规模和效益双提升。具体目标是:到2025年末,省属企业资产总额突破4万亿、营业收入突破2.5万亿,利润总额突破800亿。“5”是形成创新驱动、市场化改革、治理体系、人才保障和党建引领五大支撑;“8”是重点布局发展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基建和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文化旅游等八大产业链条。
刘斌表示,“十四五”期间,陕西省国资委将围绕八大产业链,以“扬优、补短、强弱、增新、清低”的思路,把创新、改革、投资项目、企业等要素与产业链条深度关联,形成链条驱动的机制,采取有力措施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着力推动能源化工、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的高端化发展,推动交通、水利等发展不充分的特色产业创新发展,推动医药、数控机床、物流等发展基础不坚实的产业持续做大做强,推动5G、工业互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据了解,2021年陕西将全力以赴稳投资促增长,加快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着力提升企业创新创造能力,切实防范化解企业重大经营风险,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努力实现营业收入1.45万亿元以上,利润35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39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力争完成1100亿元的年度目标,为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作出新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