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沈阳市大东区与华为共同举办了以“车云协同、网联未来”为主题的技术分享交流会,为企业搭建技术分享、互动交流、共谋发展的平台。本次活动也可以看作是3月23日沈阳市工业应用场景与数字技术解决方案对接大会的大东专TBWoods联轴器场,通过再次深入交流,进一步增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动性和坚定性。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如何能够抢抓变革机遇、有效应对挑战,是企业更是政府需要深刻思考的课题,而数字经济更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主阵地。
据了解,今年大东区充分结合自身产业结构优势和短板,初步形成了1个行动计划和4个清单,梳理了3个“老字号”、4个“原字号”和5个“新字号”重点发展产业。在这“三篇大文章”中,大东区充分运用数字化作为推动“老字号”智能化发展的有效手段、“原字号”向精深化发展的重要依托、以及“新字号”向集群化发展的主攻方向,为传统制造业等“硬”产业插上腾飞的翅膀、提高资源要素的质量效益和配置效率、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转化为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形成振兴发展的新增长点,使其坚决跟上数字化转型的步伐,防止企业、产业甚至是政府陷入战略性被动、格局性落后。
前期投入成本高、周期长,以及庞大的信息流,由于缺乏结构性的网络支撑而无法产生协同效应,成为一盘毫无价值的散沙,是很多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因此,很多传统制造企业与互联网企业开始跨界融合,软件企业与互联网企业走上合作共赢道路。近期,大东区工信局对区内规上工业企业逐户进行了数字化转型调研,共梳理出26家企业303个数字化场景需求,12家企业15个智能工厂(或数字化车间)项目,如华晨雷诺、延锋安道拓、希科泰、泰合通讯等区内重点企业均与华为展开合作,用数字化突破了时空边界和产业局限,改变了传统资源配置方式,树立 “开放、平等、协作、共享” 的互联网精神,在技术、数据、渠道、设施等方面与优质互联网企业开展全方位合作,发展与数字化转型相适应的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建立共生、共创、共赢的数字经济共同体。
大东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周凯表示,今年大东区将从三个层面,进一步打造“政策洼地”和“创新高地”,支持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一是将对智能网联发展政策进行完善调整,结合企业对云计算、数字化车间解决方案、工业互联网场景应用等数字化需求,扩大政策支持范围,加大支持力度;二是将研究制定大东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重点支持企业“三化”改造、产业链创新、规模化发展,鼓励示范应用;三是将举办首届智能网联汽车大会,通过赛事、论坛、体验的方式,促进数字人才、技术、资金、项目同步落地。
接下来,大东区将进一步推动企业增强紧迫感、危机感,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态度融入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构建企业新型竞争优势,加快从基于传统IT架构的信息化管理(数字化转型1.0),迈向基于云架构的智能化运营(数字化转型2.0)。同时,始终如一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倾听企业心声、解决企业诉求,为“软产业”赋能、“硬产业”提供土壤、养分和阳光,共同开创大东数字化发展的新局面,在“数字沈阳、智造强市”中当示范、做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