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报 韩丽娜
发榜方: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揭榜方: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依据2021年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煤矿井下综合掘进机器人”发榜方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发布的关键技术需求,经发榜方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与揭榜方东北大学、沈阳工业大学通过友好协商达成揭榜协议……这份辽宁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煤矿井下综合掘进机器人”揭榜协议,可能直接大幅提升我国矿业工业化进程。
不久前,在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辽宁省科技厅介绍了关于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名单及“揭榜挂帅”的有关情况,公布了首批200个实质性FALK联轴器产学研联盟名单。辽宁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建立建好实质性产学研联盟,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的重要载体,是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高集成创新能力和成果转化应用效率、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辽宁省科技厅结合“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通过企业调研、需求征集,提出了构建实质性产学研联盟的目标、政策和服务模式。
本报了解到,为实施好“揭榜挂帅”,辽宁省科技厅进行了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十四五”期间,按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和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的思路,将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500项左右,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问题、开发重大创新产品1000项左右。今年将组织实施“揭榜挂帅”项目100项,辽宁三一重装煤矿成套装备产学研联盟的“煤矿井下综合掘进机器人”项目就位列其中。
按照辽宁省科技厅的安排,这批项目的“榜单”都来源于辽宁省产业链创新链上的龙头和骨干企业,这些企业都建立了实质性的产学研联盟,都是“盟主”单位,有产学研的契约化关系,形成了共同的市场目标。通过发布“榜单”,就是要引导更多的高校院所来“揭榜”,吸引更多的科研团队来“挂帅”。可以讲,“揭榜挂帅”能够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立起产学研市场化利益联结机制,从而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的集聚。
3月30日,三一重装技术中心主任刘华接受本报采访时介绍,作为2021年辽宁省首批“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煤矿井下综合掘进机器人”这一课题涉及到制约我国矿业工业化进程的3项“卡脖子”技术的攻克,意义非凡。
刘华表示,目前,我国矿业工业化尚未完成,正处在重要转折期。当前,一大批“深地”矿业工程正面临种种挑战。首先是受开采环境“三高”的制约,即高应力、高井温、高井深,以及岩性恶化问题,这些因素可能会诱发岩爆和冒顶,其次,“三高”带来的许多科学技术难题,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安全。安全、高效的煤矿井下掘进机器人的欠缺,限制了我国煤矿智能化进程速度,影响了我国矿业工业化进程。
通过此项目实施,可突破基于激光视觉/惯导的工作面三维重建与机器人位姿测量技术;截割头位置检测与截割轨迹规划技术;掘进机器人自主运动规划与控制技术等3项“卡脖子”技术,实现进口替代。掘进机器人集结了目前煤炭掘进装备最先进的技术,市场潜力巨大,是煤矿巷道快速掘进装备的主要发展方向,也为智能化掘进工作面的实现创造了基础和条件,相关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能够为实现井下无人作业工作面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撑。